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牡丹皮

来源:http://1zy.cn/ 作者:第一中药材网 发表于:2023-12-10 16:07:42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牡丹皮》,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牡丹皮   075.牡丹皮 : 药物名实 本品为芍药科植物多果牡丹(药用牡丹、八果牡丹)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 subsp. lishizhenenii (B. A. Shen)B. A. Shen、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银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D. Y. Hong,K. Y. Pan et Z. W. Xie)B. A. Shen或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 干燥根皮。
本草品种考证 牡丹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巴郡山谷及汉中。二月八月采根, 阴干。”《本草经集注》云:“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用之去心。”《新修本草》云:“牡丹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 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药,肉白皮丹。”《四声本草》云:“今出合州者佳,白 者补,赤者利;出和州、宣州者并良。”《日华子本草》云:“此便是牡丹花根,巴、蜀、渝、合州者上,海盐者次。”《本 草图经》曰:“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花有黄、紫、红、白数色,此当是山牡丹。其茎梗枯燥,黑白 色。二月于梗上生苗叶,三月开花。其花叶与人家所种者相似,但花止五六叶耳。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 大。根黄白色,可五七寸长,如笔管大。二月八月采,铜刀劈去骨,阴干用,此花一名木芍药,近世人多贵重。 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药中不可用,此品绝无 力也。”并附有“滁州牡丹”图。李时珍曰:“牡丹惟取红、白单瓣者入药,其千叶异品,皆人巧所致,气味不纯,不 可用。”考以上本草所载巴郡,在今四川重庆一带;汉中,即今陕西汉中;剑南,在今四川省境内,治所在今成都。 合州,即今四川合川;和州,即今安徽和县一带;宣州,即今安徽宣城、泾县、南陵、铜陵县一带;巴、蜀、渝、合州, 均在今四川省境内;海盐,即今浙江海盐县一带;丹、延、青、越、滁、和州,治所分别为现今陕西宜川县、陕西延 安市、山东益都县、浙江绍兴县、安徽滁州市。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芍药属(Paeonia)多种牡丹相符。 其中《四声本草》所述的“出和州、宣州”者,《本草图经》所述产“滁、和州山中”者,李时珍所述白色单瓣者,主要 是指多果牡丹(药用牡丹、八果牡丹)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 subsp. lishizhenenii (B. A. Shen) B. A. Shen、银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D. Y. Hong,K. Y. Pan et Z. W. Xie)B. A. Shen。
安徽省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产的药用牡丹,为我国传统道地药材“凤丹皮”的原植物。在全国的牡 丹皮药材中,其质量最佳,产量最大。即《四声本草》所载出“宣州”者。今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在唐代 均为宣州辖境。由此可见,一千多年前的我国唐代宣州曾有过野生药用牡丹分布。后来由于受《四声本草》的 宣传影响,加上牡丹皮为常用中药,野生资源不能满足人们的药用需求而逐渐转为大面积人工栽培。据笔者 多年调查,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一带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药用牡丹生长,并以种子繁殖,其原植物形态 特征稳定。此外,在靠近《四声本草》所载和州(今安徽巢湖地区和县)的安徽巢湖市银屏山的悬崖绝壁上,至 今还有野生的银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D. Y. Hong,K. Y. Pan et Z. W. Xie)B. A. Shen。每年谷 雨前后三天的花开时节,前往观赏者甚多,已成为当地著名景观。据笔者近二十多年来的考察和研究,安徽省 铜陵县凤凰山和南陵县丫山产的药用牡丹,主要有三个类群混生:
第一个是多果牡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 X. Zhang subsp. lishizhenenii (B. A. Shen)B. A. Shen: 二回羽状复叶有小叶11~15片,末回羽状复叶有5小叶,心皮6~8枚,蓇葖果6~8枚。原产安徽皖南山区。
第二个是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二回羽状复叶有小叶11~15片,末回羽状复 叶有5小叶,心皮不超过5枚,蓇葖果不超过5枚。据考证,本植物系近代从河南引种。
第三个是银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D. Y. Hong,K. Y. Pan et Z. W. Xie)B. A. Shen:叶为二回 三出复叶,末回复叶仅有3小叶,心皮不超过5枚,蓇葖果不超过5枚。
植物形态鉴定 1.多果牡丹(药用牡丹、八果牡丹)《时珍国医国药》 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 subsp.lishizhenenii (B. A. Shen)B. A. Shen
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 var. lishizhenii B. A. Shen in Acta Phytotax. Sin. 35(4):360. 1997.
TYPE:China(中国). Anhui(安徽),Ningguo County(宁国县),Banqiao(板桥),alt. 400~500 m,roadsides,on slope,1997-04-20,Shen Bao an PB981(Lectotype in Wuhu Municipal Drug Bureau of Anhui Province!);Tongling County(铜陵县):Fenghuang Shan(凤凰山),alt.200~280m,roadside on slope,1984 04 17, Shen Bao an PB1017;Nanling County(南陵县): Ya Shan(丫 山),alt.200~250m,road side on slope,1984 04 18,Shen Bao an PB1018(Isotype,in Herb.Wuhu Municipal Drug Bureau,Anhui);Nanling County:Ya Shan, alt. 200~250m,road side on slope,1992 04 21,Shen Bao an PB1088,PB1089.
本亚种不同于近缘植物的特征是:心皮6~8枚;蓇葖果6~8,长3.5~4.5cm;种子长9~12mm。
落叶灌木,高0.7~1.2m,有分枝。当年生新枝长达40cm,新枝的中部叶为二回羽状3~5小叶复叶,有 小叶11~15片,新枝的上部和下部叶有时为一回羽状5小叶复叶,顶生小叶卵形、倒卵形或狭卵形,长7~ 14cm,宽3~8cm,通常不裂,有时2~3裂(裂片不再分裂),顶端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圆形或平截,全 缘。两面近无毛或沿中脉疏生短毛,小叶柄长10~35mm,侧生小叶卵形、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4cm, 宽2~8cm,通常不裂,近无柄或有2~15mm长的小叶柄;总叶柄长达24cm。花单生于枝顶,直径14~20cm; 苞片5~7,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9cm,宽0.7~2cm,无毛;萼片5,三角状宽卵形或卵形,长3~ 3.5cm,宽1.5~3cm,先端尾尖;花瓣10~15片,白色,有的内面基部带有淡紫红色晕,倒卵形,长7~10cm,宽 5~8cm,顶端常2~4裂;雄蕊多数,长2~3cm,花丝紫红色,花药黄色;花盘紫红色;心皮6~8,密生白色柔 毛,柱头紫红色。蓇葖果6~8,纺锤形,长3.5~4.5cm,密生淡黄褐色硬毛。种子卵形或卵圆形,长9~ 12mm,宽7~9mm,黑色,有光泽,无毛。花期4月下旬(谷雨前后),果期5~7月。(彩图9、10)
本植物与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主要区别特征:心皮6~8枚;蓇葖果6~8,长 3.5~4.5cm;种子长9~12mm。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有小叶11~15片,一回羽状复叶有小 叶5片;小叶片较宽,宽3~8cm,常有2~3裂;小叶柄长达10~15mm;花较大,直径14~20cm。《中药鉴定现 代研究》专著中的彩图5(药用牡丹标本彩色照片)充分展示了本植物具有一回羽状复叶和心皮8枚的特征。 发表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论文作者之一的李嘉珏先生,在他最近出版的学术专著 《中国牡丹与芍药》中,也详细描述了本植物与杨山牡丹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明显的区别特 征。本植物原产安徽皖南山区,现主产安徽铜陵县、南陵县。野生植株首见于宁国县板桥乡,后在泾县陈村附 近也有发现。本植物为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混生的三个类群之一。由上可见,本植物与杨 山牡丹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区别特征远远大于在牡丹组(Sect. Moutan)中以前学者发表的 其他不同亚种类群,如四川牡丹与圆裂四川牡丹。所以理应将本植物升级为一个亚种。本植物在当地药农中 被认为是质量最佳者。其中有八果者,药农习称八果牡丹。
2.杨山牡丹 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
本种叶为二回羽状5小叶复叶;小叶片较狭,宽2~4cm,通常不裂;小叶近无柄;花较小,直径12.5~ 13cm;心皮不超过5枚;蓇葖果不超过5枚,长2~3.2cm;种子长8~10mm。(彩图11、12)
本植物的野生类型已极少见,模式标本由张家勋先生从河南嵩县杨山引到郑州。有学者在河南卢氏县发 现了野生居群。这个种在河南西部尚有野生居群,但已极少。我们近年来走遍了现有文献记载的本植物模式 标本和引证标本产地,检验了现存已知的所有植株,均证实其心皮不超过5枚,蓇葖果不超过5枚。本植物为 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混生的三个类群之一。本植物原始发表的种名为杨山牡丹,所以理应 采用本名。有人将本植物名改为凤丹,是错误的。因为凤丹只是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一个 商品规格,商品规格中还有丫丹、连丹、刮丹等,这些都不是植物名。
3.银屏牡丹(新等级) Paeonia yinpingmudan(D. Y. Hong,K. Y. Pan et Z. W. Xie)B. A. Shen,stat. nov.
P. suffruticosa subsp. yinpingmudan D. Y. Hong,K. Y. Pan et Z. W. Xie in Acta Phytotax. Sin. 36 (6):519,fig.2,colour pl. 2 . 1998. TYPE: China. Anhui Province,Caohu Mt. Yinping Shan,on cliff, 1997-04-28,K. Y. Pan and Z. W. Xie 9701(holotype,PE!);Caohu,Yinping Shan,on cliff,1996-04-23, Shen Bao an PB2105 (Isotype,in Herb. Wuhu Municipal Drug Bureau,Anhui).
作者在1988年至1996年,曾多次到其原产地安徽巢湖银屏山实地考察,发现该种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主要区别为:叶为二回三出复叶;花单瓣,白色,野生。作者最早发现了本种不同于其他植物 类群鉴定特征,并于1996年将此情况以通讯方式告诉了北京一位教授。作者认为,重瓣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栽培种)根本无稳定的性状特征,只是牡丹组(Sect. Moutan)的一个复合体。所以,银屏牡丹 Paeonia yinpingmudan (D. Y. Hong,K. Y. Pan et Z. W. Xie)B. A. Shen作为重瓣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种下级,显然是错误的,理应升级为独立的种。在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有一个 类群为二回三出复叶,经检验,就是本种的栽培品。(彩图14、15、16)
4. 牡丹(重瓣牡丹,栽培种)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本栽培种产于我国各地,是常见栽培花卉植物。有很多学者认为,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牡丹组 (Sect.Moutan)植物的复合体(杂交复合形成)。洪涛等在1992年一篇论述中认为:“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栽培牡丹品种群的统称。”洪德元也在1998年一篇论 述中的第一句提出“紫斑牡丹是牡丹复合体(Paeonia suffruticosa complex)中一个自然的野生类群。”傅德志认为本 栽培种是人工栽培驯化的产物。本种花重瓣,颜色多种,变 异较大。我们认为,本栽培种根本无稳定的性状特征,是典 型的复合体。
本栽培种与以上二植物主要区特征:叶为二回三出复 叶;顶生小叶宽卵形,3裂至中部,裂片再2~3浅裂或不 裂,侧生小叶近无柄。花梗长4~6cm;花直径10~17cm, 花瓣重瓣,多达20片上;雄蕊长10~17mm,花药长4mm。 (彩图13,图075a
生境分布 1.多果牡丹(药用牡丹、八果牡丹) 本植 物原产安徽皖南山区,在安徽宁国、泾县采集到野生植株。 现主产安徽铜陵县、南陵县。
2.杨山牡丹 本植物的野生类型已极少见,模式标本 由张家勋先生从河南嵩县杨山引到郑州。在河南西部卢氏 县等地尚有野生居群,但已极少。本植物为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混生的三个类群之一。


图075a 牡丹


3.银屏牡丹 本植物的野生类型仅见安徽巢湖银屏山。本植物为安徽铜陵县、南陵县栽培的药用牡丹中 混生的三个类群之一。
4.牡丹(重瓣牡丹)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常见观赏花卉之一。药材主产于四川。
采集加工 一般在其生长4年后采收。秋季寒露前后挖取其根部,除去须根及茎基,趁鲜用小刀在根皮 上划开一裂缝,抽去中间木心(木质部),或直接用手扭裂分开根皮与木心,剥取根皮,用手捋直,捏紧合齐裂 缝,晒干,称原丹皮,其中产于安徽铜陵及南陵而质优者名凤丹皮,简称凤丹;产于其他地区而质次者名连丹 皮,简称连丹。若先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皮后,再如上法剥取根皮,晒干,称刮丹皮,简称刮丹。
药材性状鉴定 1.凤丹 呈圆筒状,条粗细均匀,微弯曲,长4~20cm,直径5~12mm,厚3~4mm,有纵 剖开的裂缝,缝口紧闭,两端剪平,皮细肉厚。表面灰褐色(俗称香灰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 处粉白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色,具明显的细纵纹,并有发亮的牡丹酚结晶,习称“亮银星”。质硬而脆,易 折断,断面粉白色,粉质足。气芳香浓郁,味微苦而涩。
2.连丹 与凤丹主要区别特征:纵剖裂缝的缝口不紧闭,皮细,肉稍薄。栓皮脱落处呈粉棕色,断面粉白 色或淡褐色,有粉性。气芳香。
3.刮丹 与凤丹主要区别特征:已刮去外皮,纵剖裂缝的缝口不紧闭。表面粉 红色,在节疤、皮孔、根痕处,偶有未去净的栓皮,形成棕褐色的花斑。质坚硬。断 面粉白色,有粉性。气芳香。(图075b)
药材显微鉴定 根皮横切面:木栓层为4~8列木栓细胞,浅棕红色,类长方形 或类方形,切向24~60μm,径向8~24μm。皮层数十列薄壁细胞,多切向延长,靠 近木栓层3~5列细胞壁稍厚。韧皮部宽广,约为横切面径向的4/5,筛管群明显; 韧皮射线宽1~3列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2~ 50μm。
粉末特征:淡灰白色。①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径3~19μm,脐点明显, 点状、星状、三叉状或裂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较大,由2~6分粒组成。②草酸钙 簇晶直径6~50μm,含晶细胞无色,长方形,一般较小,有的细胞含数个草酸钙簇 晶。③木栓细胞横断面观为长方形,长24~60μm,浅棕红色,表面观为类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④草酸钙方 晶稀少,直径5~14μm。


图075b 牡丹皮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粉末作微量升华,升化物在显微镜下观察,为长柱形结晶或针状、羽状簇晶,滴 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呈暗紫色。(检查牡丹酚)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振摇2分钟,滤过,取滤液5ml,置水浴上蒸干,放冷,残渣加硝酸数滴,先 显棕黄色,后变鲜绿色。(牡丹酚的反应,芍药根皮粉末显黄色)
商品规格 1.凤丹
一等:干货。呈圆筒状,条均匀,微弯,两端剪平,纵形隙口紧闭,皮细肉厚。表面灰褐色(俗称香灰色),质 硬而脆。断面粉白色,粉质足,有亮银星,香气浓,味微苦涩。长6cm以上,中部围粗2.5cm以上。无木心、青 丹、杂质、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长5cm以上,中部围粗1.8cm以上。无木心、青丹、杂质、霉变。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长4cm以上,中部围粗1cm以上。无木心、杂质、霉变。
四等:干货。凡不符合一、二、三等的细条及断支碎片,均属此等。但最小围粗不低于0.6cm,无木心、碎 末、杂质、霉变。
2.连丹
一等:干货。呈圆筒状,条均匀,稍弯曲。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脱落处呈粉棕色。质硬而脆。断面 粉白色或淡褐色,有粉性,有香气,味微苦涩。长6cm以上,中部围粗2.5cm以上。碎节不超过5%。去净木 心。无杂质、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长5cm以上,中部围粗1.8cm以上。无青丹、木心、杂质、霉变。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长4cm以上,中部围粗1cm以上。无青丹、木心、杂质、霉变。
四等:干货。凡不符合一、二、三等的细条及断支碎片,均属此等。但最小围粗不低于0.6cm,无木心、碎 末、杂质、霉变。
3.刮丹
一等:干货。呈圆筒状,条均匀,刮去外皮。表面粉红色,在节疤、皮孔、根痕处,偶有未去净的栓皮,形成 棕褐色花斑。质坚硬。断面粉白色,有粉性。香气浓,味微苦涩。长6cm以上,中部围粗2.4cm以上。皮刮 净,色粉红,碎节不超过5%。无木心、杂质、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长5cm以上,中部围粗1.7cm以上。
三等:与一等区别为长4cm以上,中部围粗0.9cm以上。
四等:干货。凡不符合一、二、三等长度的断支碎片,均属此等。无木心、碎末、杂质、霉变。
饮片炮制 迅速洗净,润软后切薄片,晒干。
性能功用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 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内服:6~12g,水煎服;或入丸、散服。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 均不宜服用。
附注 1.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2.实验证明,刮去外皮的刮丹皮,虽药材外形美观,但可导致其有效成分牡丹酚的含量降低。因此,我们 认为不宜加工使用刮丹皮。
3.关于牡丹皮的商品规格,凡是枯死、病株、霉变、含木心者以及土层上的青根一律不收。刮丹皮未刮净, 符合连丹标准者,按连丹收购。
4.作为牡丹皮药用的还有同属牡丹组(Sect.Moutan)多种植物。现分类介绍如下:
(1)河南牡丹(新种)
Paeonia henanensis B. A. Shen,sp. nov.
TYPE:China. Henan,Songxian,Muzhijie Townsip,Shigunping Secaogou,cultivated by Mr. H. F. Yang,1997-04-28,D. Y. Hong,Y. Z. Ye and T. X. Feng H97010(holotype,PE!).
Paeonia yinpingmudan (D. Y. Hong,K. Y. Pan et Z. W. Xie) B. A. Shen subsp. henanensis(D. Y. Hong,K. Y. Pan et Z. W. Xie)B. A. Shen in Lishizhen Medic. Mater. Med. Res. 12:330. 2001.
本种与银屏牡丹Paeonia yinpingmudan (D. Y. Hong,K. Y. Pan et Z. W.Xie)B. A. Shen相似,主要 区别在于花单瓣,淡粉紫色,产于河南嵩县。二者性状不同,又间断分布。所以,本植物理应独立为一个种。 其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2)矮牡丹(稷山牡丹)
Paeonia jishanensis T. Hong et W. Z. Zhao
Paeonia spontanea (Rehder) T. Hong et W. Z. Zhao in Bull. Bot. Res.(Harbin)14(3): 238. 1994.
本种现在自然分布于山西的稷山和永济,河南的济源,陕西的华山和铜川。生于海拔900~1700m的灌 丛和次生阔叶落叶林中。其根皮称西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3)卵叶牡丹
Paeonia qiui Y. L. Pei et D. Y. Hong
本植物与矮牡丹Paeonia jishanensis T. Hong et W. Z. Zhao极为相似,小叶片均呈卵形至卵圆形。本 种顶生小叶片亦分裂,只不过分裂较浅而已。可见,二者仅在裂片分裂的深浅上有一点不同。本种分布区 域极为狭窄。至今仅见于湖北神农架山地(松柏和保康)和河南的西峡。其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 功效。
(4)紫斑牡丹(新组合)
Paeonia rockii(S. G. Haw et L. A. Laeuner)B. A. Shen,comb. nov.
P. suffruticosa Andrews subsp. rockii S. G. Haw et L. A. Lauener in Edinb. J. Bot. 47(3):279. 1990. Type:China. Gansu(Gansu,甘肃) :Probably near Wudu (Wutu,武都),Farrer no. 8 (holotype,E; photo,PE!)
P. suffruticosa Andrews var.papaveracea auct. non. Andrews: K. Y. Pan in Fl. Reip. Pop. Sin. 27: 45,pl.3.1979.
P.rockii subsp. linyanshanii T. Hong et G. L. Osti in Bull. Bot. Res.(Harbin) 14(3):237,fig. 1 et 2. 1994. TYPE:China. Gansu,Wenxian,Baimahegou,alt. 1570 m,wild,28 April,1993 Zhang Qi-rong 19930428(neotype,,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 rockii (S. G. Haw et Lauener) T Hong et J. J. Li ex D. Y. Hong in Acta Phytotax. Sin. 36(6): 539. 1998. TYPE:China. Gansu(甘肃):Zhouqu(舟曲),Taozhou Forest Farm(桃州林场),alt. 2800 m, in Pinus armandi forest,1959-05-22,S. Jiang 00423 (neotype,here designated,PE).
P. linyanshanii(S. G. Haw et L. A. Laeuner)B. A. Shen in Lishizhen Medic. Mater. Med. Res. 12: 331. 2001.
这是长期以来一直被混淆误订的一个种。本种的主要特征为小叶片较窄,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大多全 缘(即不分裂)。有学者“看了留存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P. suffruticosa subsp. rockii S. G. Haw et L. A. Lauener(1990)的模式标本的xerocopy,发现洪涛与Osti合作发表的P. rockii subsp. linyanshanii T. Hong et G. L. Ostii(1994)的模式标本(见他们的图1)与之几乎完全一样。”S. G. Haw et L. A. Lauener1990年将 本种作为Paeonia suffruticosa的一个种下级处理,显然不合理。由于洪涛先生等1992年将太白山牡丹Paeonia linyanshanii subsp. taibaishanica(新组合,见后文)误订为本种,即误用太白山牡丹Paeonia linyanshanii subsp. taibaishanica对P. suffruticosa subsp. rockii进行了无效升级,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用乙植物 (太白山牡丹)模式图为甲植物(紫斑牡丹)升级,是错误的,也是无效的。洪德元则认为其无效升级是因为在 发表时未指出基名P. suffruticosa subsp. rockii出现的确切页码。其实洪德元在升级P. rockii时引证模式 标本:TYPE: Gansu,Wenxian,Baimahegou,alt. 1570 m,1993-04-27,Q. R. Zhang,19930428 (CAF),也 有错误。把模式标本采集时期4月28日错成4月27日。并且(CAF)缺少一个! 号,应该是(CAF!)。按照 他的说法,错了确切的采集日期也应该属于无效升级。洪涛先生等1994年将本种误订为一个亚种,即林氏牡 丹Paeonia rockii subsp. linyanshanii。我们公正客观地分析了该种植物,实质上,P. suffruticosa subsp. rockii S. G. Haw et L. A. Lauener(1990)的模式标本、《中国植物志》第27卷图版3的P. suffruticosa var. papaveracea及《植物研究》1994年第3期第239页图1的林氏牡丹P. rockii subsp. linyanshanii确实都是同一植 物,其共同特征是小叶片较窄,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大多全缘(即不分裂)。洪德元所订的植物名P. rockii (S. G. Haw et Lauener) T Hong et J. J. Li ex D. Y. Hong显然是不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他们引 证模式标本采用的是1994年T. Hong et G. L. Osti发表的资料,但学名却不是T. Hong et G. L. Osti,而 是T Hong et J. J. Li。关于其不适合性,还有很多。傅德志研究员曾在网上对洪德元命名的不合法性,作过 详细批评和论证。在此不重复多述了。所以我们把这个种进行有效升级发表,这就是真正的紫斑牡丹P. rockii(S. G. Haw et L. A. Laeuner)B. A. Shen。本种分布于甘肃南部、陕西秦岭的南坡、河南伏牛山以及 湖北西部神农架山地,生于海拔1100~2800m的落叶林中。其根皮称西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 效。
(5)太白山牡丹(新组合)
Paeonia rockii(S. G. Haw et L. A. Laeuner)B. A. Shen subsp. taibaishanica (Hong)B.A.Shen, comb. nov.
P. rockii (S. G. Haw et L. A. Lauener)T. Hong et J. J. Li in Bull. Bot. Res.(Harbin) 12(3): 227, fig. 4.1992.
P.rockii subsp. taibaishanica Hong in Acta Phytotax. Sin. 36(3):542,fig. 2. 1998. TYPE:China. Shaanxi,Mt. Taibai,Shangbaiyun,alt. 1750 m,in broad-leaved deciduous forest on cliff,1985-05-24,D. Y. Hong and X. Y. Zhu PB85061(holotype,PE!)
本亚种也是一个被混淆误订类群。本亚种与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S. G. Haw et L. A. Laeuner)B. A. Shen主要区别为小叶片较宽,卵形至卵圆形,大多分裂,有深缺刻。洪涛先生等在《植物研究》1992年第3 期第234页图4发表的P. rockii (S. G. Haw et L. A. Lauener)T. Hong et J. J. Li,实际就是本亚种的模 式图。也就是说,洪涛先生等1992年将本亚种误订成为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S. G. Haw et L. A. Laeuner)B. A. Shen,我们公正客观地分析了该种植物,实质上,洪涛先生等在《植物研究》1992年第3期第234页 图4的P. rockii (S. G. Haw et L. A. Lauener)T. Hong et J. J. Li和洪德元在《植物分类学报》1998年第 6期发表的P. rockii subsp. taibaishanica D. Y. Hong实际是同一植物,其共同特征为小叶较宽,卵形至卵圆 形,大多分裂,有深缺刻。但洪涛发表在先,洪德元发表在后,按照命名法规优先律,后来洪德元把本亚种再次 重复发表是无效的。为了正本清源,澄清混淆,我们把以上两个误订的名称重新组合为一个亚种,这就是真正 的太白山牡丹P. rockii(S. G. Haw et L. A. Laeuner)B. A. Shen subsp. taibaishanica (Hong)B. A. Shen。 这个亚种仅局限于秦岭北坡,陕西的太白山和陇县,甘肃的天水。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太白山很常见,但现 在已几乎找不到了。其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6)四川牡丹
Paeonia decomposita Hand.-Mazz.
本种心皮5枚,小叶片及裂片较窄。本种原来仅知道马尔康和金川有分布,有学者1995年考察时发现在 丹巴和康定也有。根据调查,在金川至大渡河流域海拔2050~3100m的灌丛中相当普遍,不呈濒危状态。其 根皮称川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7)圆裂四川牡丹
Paeonia decomposita Hand.-Mazz. subsp. rotundiloba D. Y. Hong
本亚种与四川牡丹P. decomposita Hand.-Mazz.极为相似,仅以心皮2~5枚,小叶片及裂片较宽为区 别。若以同属植物性状差异大小作为分类依据,同样以心皮多少为依据,这显然没有前文所述的多果牡丹与 杨山牡丹区别明显。洪德元发表了这个亚种,实际上就证明了多果牡丹亚种的成立。本亚种在泯江流域的汶 川、茂县、黑水、松潘(南部)和理县相当普遍,见于海拔1700~2700m的灌丛和次生落叶阔叶林中。其根皮有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8)紫牡丹(野牡丹、滇牡丹)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本种当年生枝上生有数朵花,多少下垂;花盘肉质,仅包裹心皮基部。花紫红色至红色,直径9~10cm,花 外有8~12个大形萼片与苞片组成的总苞,心皮通常2~5。本种变异较大,种下有数个亚种。本种产于西藏 东南部,云南景东以北和四川西南部。在牡丹组(Sect. Moutan),并非独有本种野生,所以称作野牡丹不合 适。本种也不仅独产于滇(云南),所以人有将其定名为滇牡丹更不合适。由于本种的原变种以花紫红色为主 要特征,王莲英主编的《中国牡丹品种图志》、李嘉珏主编的《中国牡丹与芍药》均将本种定名为紫牡丹是合理 的。其根皮称赤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9)狭叶牡丹《时珍国医国药》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subsp. angustiloba (Rehd.et Wils.)B.A. Shen
P. delavayi var. angustiloba Rehder et E. H. Wilson in Sarg.,Pl. Wilson. 1:318. 1913. TYPE: China. W Sichuan,Yajiang(W of Tachien-lu,descent to Yalung river),3000~3600 m,1908-10,Wilson 1333 (holotype,A).
本亚种叶的小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宽4~7mm;花红色,稀白色,直径5~6cm,花外无大形总苞, 苞片与萼片5~7枚,心皮通常2~3枚。产于四川西部巴塘、雅江、乾宁、道孚、康定及云南昆明、丽江、嵩明东 川一带。其根皮称西昌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10)黄牡丹《时珍国医国药》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subsp. lutea (Delavay ex Franch.)B. A. Shen
Paeonia lutea Delavay ex Franch. in Bull. Soc. Bot. France 33:382. 1886;
P. delavayi var. lutea (Delavay ex Franch.)Finet et Gagnep. in Bull. Soc. Bot. France 51:524. 1904. TYPE: China. NE Yunnan: Eryuan County,Hea Chan Men,1883-05-25,Delavay s. n.(lectotype,P;isolectotype,K).
本亚种植株高100~150 cm,有地下茎;心皮通常3枚;花瓣黄色,基部常有紫红色斑;兼有性(种子)繁殖 和无性(地下茎)繁殖。产于云南、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其根皮称西昌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 效。
(11)大花黄牡丹《时珍国医国药》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subsp. ludlowii (Stern et Taylor) B. A. Shen
P. lutea var.ludlowii Stern et Taylor in J. Roy. Hort. Soc. 76:217. 1951. TYPE: China. SE Tibet [Kongbo Prov. Miling,Tsangpo Valley,Ludlow],Sherriff et Taylor 4540(holotype,BM).
P. ludlowii (Stern et Taylor)D. Y. Hong in Novon 7:157,fig.1 & 2. 1997.
P. ludlowii (Stern et Taylor) J. J. Li et D. Z. Cheng in Bull. Bot. Res. 18(2):152~155,1998.
本亚种植株高1.5~3.5m,心皮1~3,无毛;花瓣、花丝和柱头纯黄色;以种子繁殖。本植物过去作为变 种发表,因牡丹组已没有变种等级,所以升级为亚种。近年有学者分别在国内和国外将本植物升级为一个种。 但因文献分别出于国外和国内,且投稿时间都是1997年,非常接近,无法真实确定其先后。因本植物与黄牡 丹P.delavayi subsp. lutea极为相似,我们认为还是作为亚种处理为妥。产于云南、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南 部。其根皮称西昌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中国芍药属牡丹组药用植物分类检索表:
1.单花生于当年生枝的顶端,上举;花盘革质,包裹心皮达1/2以上。
2.花盘在花期全包心皮;心皮5(~8),密生柔毛;叶为二回三出复叶或为一至三回羽状复叶。
3.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通常9枚。
4.叶背面无毛。小叶长卵形或卵形,顶生小叶3深裂,并另有1至几个小裂片,侧生小叶2~3裂, 个别小叶不裂;裂片顶端急尖。
5.花重瓣,栽培 ………牡丹P. suffruticosa
5.花单瓣,野生。
6.花纯白色,产于安徽 ………银屏牡丹P. yinpingmudan
6.花淡粉紫色,产于河南……… 河南牡丹P. henanensis
4.叶背面脉上被绒毛。小叶卵圆形、卵形至圆形。
7.小叶卵形或卵圆形,上面常带红色,顶生小叶片常有浅裂,侧生小叶片通常不裂;花瓣基部 有红色斑块 ……… 卵叶牡丹P. qiui
7.小叶卵圆形至近圆形,上面通常绿色,全部小叶3浅裂或分裂至中部,裂片再分裂,花瓣基 部无红色斑块 ………矮牡丹P. jishanensis
3.下部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通常多于9枚。
8.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不超过15枚。花瓣通常白色,基部无深紫黑色斑块;花盘、花丝及柱头 均为紫红色。
9.心皮不超过5枚,蓇葖果不超过5枚;种子长8~10mm;小叶片明显较狭,宽2~4cm,通常不 裂;小叶近无柄;花较小,直径12.5~13cm;原产河南……… 杨山牡丹P. ostii
9.心皮通常6~8枚,蓇葖果通常6~8枚;种子长9~12mm;小叶片明显较宽,宽3~8cm,常有 2~3裂;小叶柄长达10~15mm;花较大,直径14~20cm;原产安徽 ……… 多果牡丹P.ostii subsp.lishizhenenii
8.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17~33枚;花瓣内面基部具深紫黑色斑块;花盘、花丝及柱头均为 白色或黄白色。
10.小叶片较窄,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大多全缘 ……… 紫斑牡丹P.rockii
10.小叶片较宽,卵形至卵圆形,大多分裂,有深缺刻 ……… 太白山牡丹P. rockii subsp. taibaishanica
2.花盘在花期包裹心皮1/2 ~2/3;心皮2~5,无毛;叶为三或四回羽状复叶;小叶29~3枚,全部分 裂。
11.心皮几乎总是5枚;小叶狭窄,顶生小叶长宽比为(1.5~)1.7~2.7(~3.3);裂片窄,顶生裂片长 宽比为(1.6~)2.4~3.7(~4.3) ……… 四川牡丹P. decomposita
11.心皮2~5,通常3或4;小叶较宽,顶生小叶长宽比为(1.0~)1.2~1.8(~2.2);裂片较宽,顶生 裂片长宽比为(1.0~)1.3~2.4(~3.0) …… 圆裂四川牡丹P.decomposita subsp. rotundiloba
1.当年生枝上生有数朵花,多少下垂;花盘肉质,仅包裹心皮基部。
12.花紫红色、红色,稀白色。
13.叶的小裂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宽0.7~2cm;花紫红色至红色,直径9~10cm,花外有8~12 个大形萼片与苞片组成的总苞,心皮通常2~5枚………紫牡丹P. delavayi
13.叶的小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宽4~7mm;花红色,稀白色;直径5~6cm,花外无大形总 苞,苞片与萼片5~7枚,心皮通常2~3枚………狭叶牡丹P. delavayi subsp. angustiloba
12.花黄色。
14.植株高100~150cm,有地下茎;心皮通常3枚;花瓣黄色,基部常有紫红色斑;兼有性(种子)繁殖 和无性(地下茎)繁殖 ……… 黄牡丹P. delavayi subsp. lutea
14.植株高1.5~3.5m,心皮1~3,无毛;花瓣、花丝和柱头纯黄色;以种子繁殖 ……… 大花黄牡丹P. delavayi subsp. ludlowii

标签:牡丹   in   he   植物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百草通”,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