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鹿角(.鹿角霜)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鹿角(.鹿角霜)》,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鹿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鹿角霜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鹿角 2、.鹿角霜 3、.麝香 图420 马鹿(下图)与鹿角药材(上图)
图422 林麝(上图)与麝香药材(下图).鹿角 ♂
.鹿角
420.鹿角 : 药物名实 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
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鹿,为象形字,像其头、角、
身、足之形。其雄鹿的幼角密生茸毛,故名鹿茸。其角骨化后,渐无茸毛,名鹿角。
本草品种考证 鹿角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录于鹿茸条下。《本草图经》曰:“鹿茸并角,《本经》不
载所出州土,今有山林处皆有之,……七月采角。”并附郢州鹿图。郢州即今之河南信阳市,其图示鹿之背部有
斑点,即为今之梅花鹿。《本草纲目》曰:“鹿,处处山林中有之。马身
羊尾,头侧而长,高脚而行速。牡者有角,夏至则解。大如小马,黄质
白斑。”根据以上本草所述及附图考证,与鹿角及其原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相符。
动物形态鉴定 参见鹿茸的“动物形态鉴定”项。
生境分布 参见鹿茸的“生境分布”项。
采集加工 多于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风干。
药材性状鉴定 1.马鹿角 呈分枝状,通常分成4~6枝,全长50
~120cm。主枝弯曲,直径3~6cm,基部盘状,上具不规则瘤状突起,
习称“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细小的孔洞。侧枝多向一面伸展,第一
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与主干几成直角或钝角伸出,第二枝靠近第一
枝着生,习称“坐地分枝”;第二枝与第三枝分枝相距较远。表面灰褐
色或灰黄色,有光泽,角尖平滑,中、下部常具疣状突起,习称“骨钉”,
并具有长短不等的断续纵梭,习称“苦瓜棱”。质坚硬,断面外圈骨质,
灰白色或微带淡褐色,中部多呈灰褐色,具蜂窝状孔。气微,味微咸。
(图420)
.鹿角霜 ♂
.鹿角霜
421.鹿角霜 : 药物名实 本品为鹿角去胶质的角块。
本草品种考证 鹿角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录于鹿茸条下。《本草图经》曰:“鹿茸并角,《本经》不
载所出州土,今有山林处皆有之,……七月采角。”并附郢州鹿图。郢州即今之河南信阳市,其图示鹿之背部有
斑点,即为今之梅花鹿。
鹿角霜的始载本草《宝庆本草折衷》曰:“此是鹿麋老角,煎煮取脂液为胶。今其本质之白者,为霜也。亦
有用鹿麋老角火煅成霜。今处处皆能煮煅。”《本草蒙荃》曰:“熬过角晒复研,又名鹿角霜。”《本草纲目》曰:
“鹿,处处山林中有之。马身羊尾,头侧而长,高脚而行速。牡者有角,夏至则解。大如小马,黄质白斑。……
今人呼煮烂成粉者,为鹿角霜。”以上所述,其主流品种即为本品。
动物形态鉴定 参见鹿茸的“动物形态鉴定”项。
.麝香 ♂
.麝香
422.麝香 : 药物名实 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
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麝,由射字演化而来。该药材香气强烈,远射
袭人,其原动物形态似鹿,故名麝香。
本草品种考证 麝香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中台川谷及益州、雍州山中。春分
取之,生者益良。”《本草经集注》云:“麝形似獐,常食柏叶,又啖蛇……其香正在麝阴茎前皮内,别有膜裹之。
今出随郡、义阳、晋熙诸蛮中者亚之。出益州者形扁,仍以皮膜裹之。……若于诸羌夷(青海、四川北部及新疆
南部)中得者多真好。”《本草图经》曰:“今陕西、益、利、河东诸路山中皆有之,而秦州、文州(今甘肃天水、广西
巴马县)诸蛮中尤多,……蕲、光山中或时亦有,然其香绝小,一子才若弹丸。”《本草纲目》曰:“麝居山,獐居泽,
以此为别。麝出西北者香结实;出东南者谓之土麝,亦可用,而力次之。”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本品及其
原动物相符。
动物形态鉴定
1.林麝 体长约75cm,体重约10kg。毛色较深,
深褐色或灰褐色,成体身上一般无显著肉桂黄或土黄
点状斑纹。耳背色多为褐色或黑褐色;耳缘、耳端多
为黑褐色或棕褐色,耳内白色,眼的下部有两条白色
或黄白色毛带延伸至颈和胸部。四肢前面似体色而
较淡,后面多为黑褐色或黑色。前肢短,后肢长,弓腰
似兔,后肢为蹠行性。成年雄麝有1对上犬齿外露,
称为獠牙,腹下有1个能分泌麝香的腺体囊,开口于
生殖孔相近的前面。雌麝无腺囊和獠牙。尾短小,掩
藏于臀毛中。(图422)
2.马麝 体形较大,体长85~90cm,体重15kg
左右。全身沙黄褐色或灰褐色,后部棕褐色较强。
面、颊、额青灰色,眼上淡黄,眼下黄棕色。耳背端部
及周缘黄棕色,耳内周缘、耳基沙黄色或黄棕色。颈
背有栗色块斑,上有土黄色或肉桂黄色毛丛形成4~
6个斑点排成二行。颈下白色带纹不显,因有棕褐色
和白毛混杂而形成黄白区。腹面为土黄色或棕黄
色。
3.原麝 体长85cm左右,体重12kg左右。耳长
直立,上部圆形,鼻端裸出无毛。雄性上犬齿发达,露
出唇外,向后弯曲成獠牙。雌性上犬齿小,不露出唇
外。四肢细长,后肢比前肢长,所以臀部比背部高。
主蹄狭长,侧蹄长能及地面。尾短隐于臀毛内。雄性
脐部与阴囊之间有麝腺,成囊状,即香囊,外部略隆起,香囊外及中央有2小口,前为麝香囊口,后为尿道口。
通体为棕黄褐色、黑褐色等,嘴、面颊灰褐色,两颊有白毛形成的2个白道直连颔下。耳背、耳尖棕褐色或黑
褐色,耳内白色。从颈下两侧各有白毛延至腋下成2条白色宽带纹,颈背、体背有土黄色或肉桂黄斑点,排成
4~6纵行。腹成毛色较淡,多为黄白色或黄棕色。四肢内侧呈浅棕灰色,外侧深棕色或棕褐色。尾浅棕
色。
生境分布 林麝分布于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及湖北、四川、贵州等地。马麝分布于青
藏高原、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原麝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以上三种均有人工养殖,可供药用。
其野生者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数量日渐减少,禁止滥捕。
采集加工 野麝多在冬季至次年春季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
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药材性状鉴定 1.毛壳麝香 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厚2~4cm。开口面的皮革
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的
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
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鹿角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鹿角霜、.鹿角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