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苦楝皮(.茜草)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苦楝皮(.茜草)》,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苦楝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茜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苦楝皮 2、.茜草 3、.茯苓 4、.茵陈 图171 楝 图284 茜草 图004 茯苓
图306 茵陈蒿.苦楝皮 ♂
.苦楝皮
171.苦楝皮 : 药物名实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或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树皮及根
皮。因其树皮及根皮味极苦,故名苦楝皮。
本草品种考证 楝实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谓楝
根有“疗蛔虫,利大肠”的功效。楝皮的始载本草为《日华子本草》。李时珍
曰:“楝长甚速,三五年即可作椽。其子正如圆枣,以川中者为良。”《本草纲
目》附方中收载有以“苦楝根白皮”、“楝木皮”为主药治疗蛔虫病的药方。
根据以上本草所载考证,与现今药用苦楝皮及其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1.川楝 参见川楝子“植物形态鉴定”项。
2.楝 与川楝主要区别特征:小叶边缘通常有钝圆齿;子房4~5室;
核果长1.2~2cm,直径1~1.5cm。花期4~5月,果期10~11月。(图
171)
生境分布 川楝参见川楝子“生境分布”项。楝生于山坡、路旁、田野,
野生或栽培;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
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云南、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呈不规则板片状、槽状或半卷筒状,长宽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
色,粗糙,有交织的纵皱纹及点状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黄色;内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质韧,不易折断,
断面纤维性,呈层片状,易剥离。气微,味苦。
.茜草 ♂
.茜草
284.茜草 : 药物名实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茜,由西字演化而来。《本草
经集注》云:“东间诸处乃有而少,不如西多。”此草在古代主产于我国西部地区,故名茜草。
本草品种考证 茜草原名茜根,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可以染绛,……生乔山川
谷,二月三月采根,暴干。”《本草经集注》云:“此则今染绛茜草也。东间诸处乃有而少,不如西多。”《蜀本草》引
《新修本草图经》云:“染绯草叶似枣叶,头尖下阔,茎叶俱涩,四五
叶对生节间,蔓延草木上,根紫赤色。今所在有,八月采根。”《本
草纲目》曰:“茜草十二月生苗,蔓延数尺。方茎中空有筋,外有细
刺,数寸一节。每节五叶,叶如乌药叶而糙涩,面青背绿。七八月
开花,结实如小椒大,中有细子。”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本品
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多年生攀援草本,根细长,多数丛生,微弯
曲,外皮黄赤色,断面淡红色。茎四棱形,棱上有倒钩刺。叶4片
轮生,其中一对较大而具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长2~9cm,宽
1~4cm,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基出脉5条,腹面粗糙,叶下面中
脉和叶柄上均有倒刺。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冠
辐射状,5裂,淡黄色,有缘毛;雄蕊5,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下位,2
室,花柱2,柱头头状。浆果球形,肉质,熟时红色转黑。花期7~
9月,果期9~10月。(图284)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岩石旁或沟边草丛中。全国大部分地
区均有分布;主产于河北、陕西、安徽、山东、江苏等省。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
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0~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
处呈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气微,味微苦,久嚼
刺舌。
.茯苓 ♂
.茯苓
004.茯苓 : 药物名实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又名伏灵。李时珍释其名
曰:“盖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故谓之伏灵、伏神也。”
本草品种考证 茯苓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
“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新修本草》云:“今太山亦有
茯苓,白实而块小,而不复采用。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
有,不如华山者。”《新修本草图经》曰:“生枯松树下,形块无定。”《本草图
经》曰:“今泰、华、嵩山皆有之。出大松下,附根而生,无苗、叶、花、实,作
块如拳在土底,大者数斤……皮黑,肉有赤、白二种。”据以上本草所述考
证,本品即今之茯苓。
植物形态鉴定 寄生或腐寄生真菌。菌核埋在土中,有特异臭气,
鲜时质软,干后变硬。菌核球形、长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
一,大者直径20~30cm或更大。表面灰棕色或黑褐色,断面近外皮处带
粉红色。内部白色。子实体伞形,直径0.5~2mm,附生于菌核表面。
(图004)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温暖的山坡和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多寄生于松属植物的根际。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贵州、四川;
山西、浙江、福建等地亦产。栽培茯苓以安徽大别山区产者最佳,习称
“安茯苓”;野生茯苓以云南产者最优,习称“云茯苓”。
采集加工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
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去皮后切片,称为“茯苓片”;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块,称为“茯苓块”;切片中间抱有松
根者,称为“茯神”;皮为“茯苓皮”;去皮后,靠近外皮显淡红色部分为“赤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为
“白茯苓”。阴干备用。
药材性状鉴定 1.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
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
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茯神)。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皮 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
具弹性。
3.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白茯苓)、淡红色(赤茯苓),或淡棕色(赤茯
苓)。
药材显微鉴定 本品粉末灰白色。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及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渐溶化。菌丝无
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μm,少数至16μm。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
溶解,再加硫酸1滴,显淡红色,后变为淡褐色。
2.取茯苓片或粉末少量,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显深红色。
商品规格
1.个苓 一等:干货。呈不规则圆形或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体坚实,皮细。断面白色。味淡。
大小圆扁不分。无杂质、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特征为体轻泡,皮粗,质松。断面白色至赤色。间有皮沙、水锈、破块、破伤。
.茵陈 ♂
.茵陈
306.茵陈 : 药物名实 本品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或猪毛蒿(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者,药材名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者,药材名习称“茵陈蒿”。
茵,由因字演化而来。陈藏器释其名曰:“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因陈,后加蒿字也。”
本草品种考证 茵陈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太山及丘陵坡岸上。”《本草经集
注》云:“今处处有,似蓬蒿而叶紧细,茎,冬不死,春又生。”《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叶似青蒿而背白,
今所在皆有,采苗阴干。”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茵陈蒿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1.茵陈蒿 灌木状草本,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木质。茎高40~120cm,基部木质,上部
分枝多。茎、叶幼时密生灰白色或灰苋色绢质柔毛,后渐脱落。营养枝端有密集叶丛,基生叶密集着生,常呈
莲座状。基生叶、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在花期枯萎,叶片
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cm,宽15~35mm,二至三
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4枚,每裂片再3~5全裂,小
裂片狭线形或狭线状披针形,通常细直,不弧曲,长5~
10mm,宽1.5~3.5mm,叶柄长3~7mm;茎中部叶的叶片
宽卵形、近圆形或卵圆形,长2~3cm,宽1.5~2.5mm,一
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狭线形至丝线形,通常细直,不
弧曲,长8~12mm,宽0.3~1mm,近无毛,顶端微尖,基部
裂片常半抱茎,近无叶柄。头状花序卵球形,多数,直径
1.5~2mm,在分枝的上端或小枝端偏向外侧生长,常排
成复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端组成大型、开展的圆锥花序;总
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草质,卵形或椭圆形,中内层总
苞片膜质或近膜质,椭圆形;花序托小,凸起;雌花6~10
朵,花冠狭管状或狭圆锥状,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先端
2叉;两性花3~7朵,不孕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花柱
短,上端棒状,2裂,退化子房极小。瘦果长圆形或长卵
形。花果期7~10月。(图306)
2.猪毛蒿 与茵陈蒿主要区别特征:多年生或一、二
年生草本,茎基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茎中部叶的叶片长圆形或长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细,细丝状或毛发状,长4~8mm,宽0.2~0.5mm。头状花序
小,直径1~2mm,在分枝上排成复总状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大型、开展的圆锥花序。花果期
7~10月。
生境分布 茵陈蒿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分布于辽宁、河北、
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四川等省区。猪毛蒿生于中、低
海拔地区的山坡、旷野、路旁、林缘、草原、黄土高原及荒漠边缘地区;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集加工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
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药材性状鉴定 1.绵茵陈 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
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
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
苦。
2.茵陈蒿 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
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
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
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
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苦楝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茜草、.苦楝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