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功效与作用

.禹余粮(.秦皮)

来源:http://1zy.cn/ 作者:http://1zy.cn/ 发表于:2023-05-31 17:26:09 人围观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第一中药材网(1zy.cn)搜集、整理了:本文《.禹余粮(.秦皮)》,包含各种中药材功效与作用,中药材常识,更多内容功效与作用请查看:功效与作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禹余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秦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禹余粮

2、.秦皮

3、.秦艽

4、.积雪草

.禹余粮

.禹余粮   432.禹余粮 : 药物名实 本品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传说此矿石是古代大禹所余 之粮化石,故名。
本草品种考证 禹余粮与太一余粮原作两条,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在太一禹余粮条 下云:“太一禹余粮,……生太山。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如鸡子黄色。九月采,或无时。”《名医别录》在 禹余粮条下云:“一名白余粮,生东海(今山东、江苏)池泽及山岛中,或池泽中。”《名医别录》在太一余粮条下 云:“生太山山谷,九月采。”《本草经集注》在太一余粮条下云:“今人惟总呼为太一禹余粮,自专是禹余粮尔,无 复识太一者。然疗体亦相似,仙经多用之……”《本草经集注》在禹余粮条下云:“今多出东阳。形如鹅鸭卵,外 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砂者为佳。”《新修本草》于太一(禹)余粮、禹余粮外,又增一石中黄子,云:“太 一余粮及禹余粮一物而以精粗为名尔。其壳若瓷,方圆不定。初在壳中未凝结者犹是黄水,名石中黄子;久凝 乃有数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黄,年多变赤,因赤渐紫,自赤及紫俱名太一,其诸色通谓余粮。今太山不见采 得者。会稽(今浙江绍兴)、王屋(今山西中条山系)泽州、潞州(今山西晋城、长治)诸山皆有之。”《本草图经》在 禹余粮条下曰:“今惟泽、潞州有之……,今图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作卵状,与旧说小异,采无时。”并有禹余 粮图,示一打破的瘤状体,具甲壳层,并含有粉末。《本草衍义》云:“子当作水,……太一余粮者则是兼石言之 者也。今医家用石中黄,只石中干者及细末者即便是。若用禹余粮石,即用其壳。”这是针对石中黄子的“子” 而言。


图432 禹余粮药材


根据以上本草考证,禹余粮与太一禹余粮外形如鸡、鸭、鹅卵, 有甲壳重叠,中有黄色或紫色粉末,禹余粮与太一禹余粮的区别主 要是精粗不同。而石中黄子也与此相似,但其中间含有黄水。三者 实为一物,与本品相符。
矿物形态鉴定 褐铁矿Limonite以针铁矿为主组分,针铁矿 Goethite [FeO(OH)]晶体结构属斜方晶系,内部为链状结构,含不 定量吸附水的称水针铁矿[FeO(OH)·nH2O];并可含纤铁矿Lepidocrocite[FeO(OH)]、水纤铁矿、水赤铁矿(Fe2O3·nH2O)及含水 的二氧化硅、粘土矿物等混合物;其化学成分因产地而异,块体的不 同部位亦不均一。形态为不规则隐晶质块体或分泌体、结核;肉眼 见不到针铁矿晶体,或在甲壳层中有纤状微晶。纯净处黄、褐黄、黄 褐至褐色(因胶凝体含水星而异)。条痕淡黄色至黄褐色。含水赤 铁矿处带褐红、红色;富锰土质或锰、钴等杂质处带褐黑、褐紫色;富 二氧化硅或黏土部位或壳层灰白色、灰黄色。表面多凹凸不平或覆有粉末状褐铁矿,呈半金属光泽或土状光 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不平坦,或见甲壳层、纹层等结构,显示出不同色调及断面形态。硬度为2~5或 1~4。致密平整处硬度近于小刀,疏松处低于指甲;但可磨花指甲及硬币。相对密度3.3~4.3。无臭、无味, 嚼之无砂粒感者为好。
生境分布 褐铁矿是分布很广的含铁矿物之一。主要形成于地表风化壳中。较纯净的是Fe(OH)3水胶 溶体被搬运、再沉积于岩石空隙中可在沼泽中聚沉的水胶凝体;它们老化形成的褐铁矿或呈分泌体、结核,或 呈致密块状体产出;大量(成层)堆积的多夹杂硅质、粘土质。主要产区有河北、河南、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 地。
此外,少数地区有以黏土岩及含石英、方解石的赤铁矿等作为禹余粮使用者,均为禹余粮的伪劣品种,应 注意鉴别。
采集加工 采挖时,除去杂石及泥土。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斜方块状。长5~10cm,厚1~3cm。表面红棕色、灰棕 色或浅棕色,多凹凸不平或附有黄色粉末。断面多显深棕色与淡棕色或浅黄色相间的层纹,各层硬度不同。 质松部分指甲可划动。体重,质硬。气微,无味,嚼之无砂粒感。
药材显微鉴定 反射偏光镜下:矿物成分由水针铁矿(是褐铁矿主要组成成分)、石英、长石、岩屑等碎屑 组成。外壳褐铁矿含量较中心部少。

.秦皮

.秦皮   233.秦皮 : 药物名实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花曲柳(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 [Fraxinus obovata Bl.]、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梣(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var. acuminata Lingelsh. ]或宿柱梣(宿柱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该药材在古代主产于秦国的境内(今陕西省),并以树皮入药,故名秦皮。
本草品种考证 秦皮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庐江川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 皮,阴干。”《新修本草》云:“此树似檀,叶细,皮有白点而不粗错。取皮水渍便碧色,书纸看皆青色者是。”《本草 图经》曰:“今陕西州郡及河阳亦有之。其木大都似檀,枝干皆青绿色。叶如匙头许大而不光。并无花实,根似 槐根。……取皮渍水便碧色,书纸看之青色,此为真也。”并附有“河中府秦皮”、“越州秦皮”图。二图所绘植物 均为羽状复叶。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秦皮主要药材品种及其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1.花曲柳(苦枥白蜡树) 落叶大乔木,高12~15m。树皮灰褐色,当年生枝淡黄色,通 直,无毛。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5~35cm;叶柄长4~9cm,基部膨大;叶轴上面具浅沟,小叶着生处具关 节,节上有时簇生棕色曲柔毛;小叶5~7枚,革质,阔卵形、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5cm,宽2~8cm,营 养枝的小叶较宽大,顶生小叶比侧生小叶大,顶端渐尖、骤尖或尾尖,基部钝圆、阔楔形至心形,叶边缘有不规 则的粗锯齿,有时也呈波状,上面脉上有时疏被柔毛,下面沿脉被白色柔毛,渐秃净;小叶柄长0.2~1.5cm。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当年生枝梢,长约10cm;花与叶同时开放,花序梗长约2cm;苞片长披针形,顶端渐 尖,长约5mm,早落;雄性花和两性花异株;花萼浅杯状,长约1mm,不规则分裂;无花冠;两性花具雄蕊2枚, 长约4mm;雌蕊具短花柱,柱头2叉状深裂;雄花花萼小,花丝细长达3mm。翅果线形,长约3.5cm,翅下延 至坚果中部,坚果长约1cm,略隆起,具宿存萼。花期4~5月,果期9~10月。(图233)
2.白蜡树 与苦枥白蜡树主要区别特征:落叶乔 木,高10 ~12m。小枝黄褐色,无毛或疏被长柔毛, 旋即秃净。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5~25cm;叶 柄长4~6cm,基部不增厚;叶轴挺直;小叶5~7枚, 硬纸质,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3~10cm, 宽2~4cm,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近等大或稍大,顶 端锐尖或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叶边缘有整齐锯齿, 两面无毛或有时下面沿中脉两侧被白色长柔毛;小叶 柄长3~5mm。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枝梢,长8~ 10cm;花序梗长约2~4cm;花雌雄异株,雄花密集,花 萼小,钟状,长约1mm,无花冠,花药与药丝近等长; 雌花疏离,花萼大,筒状,长2~3mm,花柱细长,柱头 2裂。翅果匙形,长3~4cm,坚果圆柱形,长约 1.5cm;宿存萼紧贴于坚果基部,常在一侧开口深裂。 花期4~5月,果期7~9月。
3.尖叶梣(尖叶白蜡树) 与以上二种的主要区 别特征:落叶乔木,高3 ~8m。树皮灰色。小枝黄 色,无毛或被细柔毛,旋秃净。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2~20cm;叶柄长3~5cm,基部稍膨大,嫩时有成簇 棕色曲柔毛,旋即脱落;小叶3~7枚,硬纸质,卵状披针形,稀倒卵状披针形,长4.5~9cm,宽2~4cm,顶端长 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至圆钝,叶边缘有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在中脉两侧和基部有时被淡黄色或白色柔毛; 小叶柄长2~3mm或近无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枝梢,长5~8cm;花序梗长1.5~2cm;雄性花和两性花 异株;花萼杯状,长约1.5mm,萼齿4,三角形,尖头;无花冠;翅果匙形,长3~3.5mm,坚果长约1.2 cm,隆起; 宿存萼的萼齿整齐,与坚果基部疏离。花期4~5月,果期7~9月。


图233 花曲柳及秦皮药材


4.宿柱梣(宿柱白蜡树) 与以上各种的主要区别特征:落叶小乔木,高约8m。小枝无毛。叶对生,奇数 羽状复叶长6~15cm;叶柄细,长2~5cm;叶轴细而直,上面具窄沟,无毛;小叶3~5枚,硬纸质,卵状披针形 或阔披针形,长3.5 ~8cm,宽0.8~2cm,顶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至短柄,叶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或 有时在下面脉上被白色细柔毛;小叶柄长2~3mm。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于当年生枝梢,长8~14cm;花序梗 扁平,无毛;花萼杯状,长约1mm,萼齿4,狭三角形,急尖头;花冠白色或淡黄色,4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 2mm,宽约1mm,先端钝圆;雄花具雄蕊2枚,稍长于花冠裂片;雌蕊花柱细长,柱头2浅裂。翅果倒披针形, 长1.5~3.5cm,翅下延至坚果中部以上。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花曲柳生于山坡、河岸、路旁,分布于东北和黄河流域各省区。白蜡树生于山地杂木林中,分 布于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及辽宁。尖叶梣(尖叶白蜡树)生于山坡杂木林中,分布于黄河、长江流 域各省区,主产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河南。宿柱梣(宿柱白蜡树)生于山坡杂木林中,分布于陕西、甘肃、 四川、河南等省。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剥取枝皮或干皮,晒干。
药材性状鉴定 1.枝皮 呈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 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 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苦。
2.干皮 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质坚 硬,断面纤维性较强。
水试:取本品,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药材显微鉴定 横切面:木栓层为5~10余列细胞。栓内层为数列多角形厚角细胞。皮层较宽,纤维及 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群。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环带,偶有间断。韧皮部射线宽1~3列细胞; 纤维束及少数石细胞成层状排列,中间贯穿射线,形成“井”字形。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药材理化鉴定 1.取药材少许,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检查马栗树皮苷和马栗 树皮素)
2.取本品粉末1g,加95%乙醇10ml,回流10分钟,滤过,取醇溶液2滴入试管中,加水10ml稀释,显天蓝 色荧光(检查马栗树皮苷)。另取醇溶液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2~3滴,呈暗绿色,再加氨试液3滴,以5 倍水稀释,对光观察显深红色(检查马栗树皮素)。
饮片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性能功用 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 目生翳膜。内服:6~12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附注 1.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2.除以上正品秦皮外,还有以下同属植物的干燥树皮混作秦皮药用。
①秦岭梣Fraxinus paxiana Lingelsh.。产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其药材主要鉴别特征:树皮外 表无白色地衣斑,具突起的灰白色皮孔及大型叶痕,芽苞脱落处常残留棕色长毛。横切面显微特征与宿柱梣 皮相似,但井字形结构明显,纤维带较薄壁带宽。七叶苷含量为4.2%。
②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产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其药材主要鉴别特征: 枝皮外表无地衣斑,有明显突起的红棕色皮孔及马蹄形叶痕。干皮粗糙,纵裂沟较深,裂隙中可见红棕色纵向 后生皮孔。树皮苦味较淡薄,水浸液微见黄绿色荧光。横切面显微观察,木栓细胞孔不明显,内侧壁不明显增 厚,射线石细胞内层可见,栓内石细胞多而纤维少,厚壁细胞环3~5层细胞厚,偶间断。七叶苷含量仅为 0.36%,不宜作秦皮入药。

.秦艽

.秦艽   238.秦艽 : 药物名实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粗 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 或小秦艽Gentiana 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秦,指古代秦国 (今陕西、甘肃一带)。前三种按其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艽,与交字同 音。本植物原产古代秦国境内,其根由多数须根交纠而成,故名秦艽。
本草品种考证 秦艽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飞乌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暴 干。”《本草经集注》云:“今出甘松、龙洞、蚕陵。长大、黄白色为佳。根皆作罗文相交,中多衔土。”《本草图经》 曰:“今河、陕州郡多有之。根土黄色而相交纠,长一尺已来,粗细不等。枝干高五六寸。叶婆娑,连茎梗俱青 色,如莴苣叶。六月中开花,紫色,似葛花。当月结子。每于春秋采根,阴干。”并附有“秦州秦艽”和“石州秦艽” 图。李时珍曰:“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交纠者佳,故名秦艽”。根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与现今药用秦艽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1.秦艽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光滑无毛。须根多条,扭结或粘结成一个圆柱 形的根。茎直立或斜升,基部被枯存的纤维状叶鞘包裹。基生叶呈莲座状丛生,卵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 6~28cm,宽2.5~6cm,叶脉5~7条;茎生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5~15cm,宽1.2~3.5cm, 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钝,全缘,叶脉3~5条,无叶柄至叶柄长达4cm。花多数,簇生于枝顶呈头状或腋生作轮 状,无花梗;花萼筒膜质,黄绿色或带紫色,长7~9mm,一侧开裂呈佛焰苞状,先端截形或圆形,萼齿4~5个, 稀1~3个,长0. 5~1mm;花冠壶形,长1.8~2cm,筒部黄绿色,冠檐蓝色或蓝紫色,先端5裂,裂片卵形至卵 圆形,长3~4mm,全缘,裂片间褶整齐,三角形;5枚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子房无柄,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 圆形,花柱线形,柱头2裂。蒴果内藏或先端外露,卵状椭圆形,长15~17mm;种子多数,矩圆形,长 1.2~1.4mm,红褐色,有光泽,表面具细网纹。花期7~9月,果期8~10月。(图238)
2.麻花秦艽 与秦艽区别特征:植株高10~35cm;茎生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长2.5~8cm,宽0.5~ 1cm,愈向茎上部叶愈小。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成疏松的花序,花梗不等长,总花梗长达9cm,小花梗长 达4cm,花萼筒黄绿色,长1.5~2.8cm,萼齿2~5个,钻形,长0.5~1mm;花冠黄绿色,漏斗形,长3~4.5cm, 裂片卵形至卵状三角形,长5~6mm,子房有5~8mm长的柄。蒴果柄长7~12mm。花果期7~10月。
3.粗茎秦艽 与秦艽区别特征:茎生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16cm,宽3~5cm,愈向茎上部叶愈 大,至最上部叶密集呈苞叶状包被花序。花多数,无花梗,在茎顶部集成头状,稀腋生作轮状;花冠壶形,筒部 黄白色,冠檐蓝紫色或深蓝色,内面有斑点,长2~2.2cm。蒴果无柄。花果期6 ~11月。
4.小秦艽:与以上各种区别特征:植株高10~25cm。须根多条,向左扭结成一个圆锥形的根。茎生叶线 状披针形至线形,长2 ~5cm,宽2 ~4mm,叶脉1~3条,愈向茎上部叶愈小。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排列成 疏松的花序,花梗极不等长,总花梗长达5.5cm,小花梗长达3cm;花萼筒形,长7~10mm,不裂,稀一侧5浅 裂,裂片不整齐,线形,长3~8mm;花冠筒形或漏斗形,长3.5~4.5cm,深蓝色。蒴果无柄。花果期 7~9月。
生境分布 秦艽生于河滩、路旁、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及林缘;分布于新疆、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内蒙 古及东北地区。麻花秦艽生于高山草甸、灌丛、林下、 林间空地、山沟、多石干山坡及河滩;分布于西藏、四 川、青海、甘肃、宁夏及湖北。粗茎秦艽生于山坡草 地、山坡路旁、高山草甸、荒地、灌丛、林下及林缘;分 布西藏、云南、四川、贵州、青海、甘肃,在云南丽江有 栽培。小秦艽生于田边、路旁、河滩、湖边沙地、向阳 山坡及干草原。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及麻 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 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 搓去黑皮,晒干。
药材性状鉴定 1.秦艽 呈类圆柱形,上粗下 细,扭曲不直,长10~30cm,直径1~3cm。表面黄棕 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 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柔润,略显 油性,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苦、 微涩。
2.麻花艽 呈类圆锥形,多由数个小根纠聚而膨 大,直径可达7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裂隙,呈网状孔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多呈枯朽状。


图238 秦艽


3.小秦艽 呈类圆锥形或类圆柱形,长8~15cm,直径0.2~1cm。表面棕黄色。主根通常1个,残存的 茎基有纤维状叶鞘,下部多分枝。断面黄白色。
药材显微鉴定 粉末特征:
1.秦艽 粉末黄棕色。①栓化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0~166μm,长至 198μm,壁薄,略弯曲,平周壁有横向微细纹理,胞腔内含油滴状物,每个细胞不规则分割成2~12个小细胞, 分隔壁隐约可见,稍不均匀增厚。②草酸钙针晶散在于薄壁细胞中,长9~17μm。另有少数结晶呈细梭状、 颗粒状、杆状或片状。③内皮层细胞(根须)巨大,无色或淡黄色。完整者表面观类长方形或扁方形,长(纵向) 85~542μm,直径(横向)18~153μm,壁薄,侧壁细波状弯曲,端壁较平直,平周壁现纤细的横向线状纹理,每 个大细胞纵隔成2~10个栅状小细胞,小细胞又横隔为2~5,有的分隔不明显。④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8~ 67μm。
2.麻花艽 粉末棕褐色。①厚壁网纹细胞梭形、类三角形或长条形,末端稍大、钝圆或平截,有的一端呈 侧钩状,直径20~65μm,长20~240μm,壁稍厚,木化,网孔长裂缝状,疏密不一,大多纵向,也有斜向或稍扭 曲。②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于薄壁细胞中,长3~7μm。③栓化细胞表面观长梭形、类方形、类长方形,直径 18~81μm,长至198μm,壁薄,每个细胞横隔成2~8个小细胞。有的细胞纵隔成2个小细胞,小细胞再横隔 为2~5。④内皮层细胞(根须)淡黄绿色或几无色,长条形,两端平截或稍倾斜,直径11~20μm,长约至 198μm,壁三边增厚,一边薄,厚约至7μm,孔沟较稀疏。
3.小秦艽 粉末黄棕色。①厚壁网纹细胞数个毗连或单个散在,常与栓化细胞上下联结,淡黄色或淡绿 黄色,呈类梭形、类三角形、类长方形,直径20~66μm,长64~216μm,壁螺状或网状增厚,木化,有的螺状增 厚,壁斜向交错扭结,网孔呈纵或斜裂缝状、不规则类长圆形、细小椭圆形,或纹孔偶见。②草酸钙结晶微小, 针状或杆状,长约至10μm,也有呈微细粒状。③栓化细胞表面观呈类梭形或长方形,直径20~63μm,长至 180μm,壁薄,略弯曲,每个细胞横隔成2~8个小细胞。有的细胞纵隔成2个小细胞,小细胞再横隔为2~4。 ④内皮层细胞(根须)淡黄绿色或几无色,呈长条形,两端平截或稍倾斜,直径11~25μm,长约至315μm,壁三 边增厚,一边薄,厚约至11μm,孔沟外口呈疣状突起,表面观呈细小双圈状。有的横隔成2个小细胞。
药材理化鉴定 1.取本品粗粉2g,加氯仿-甲醇-浓氨试液(75:25:5)30ml,浸泡2小时,滤过,滤液置水 浴上浓缩至约1ml,加1mol/L盐酸溶液2ml,继续蒸去氯仿,放冷,滤过。取滤液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碘 化汞钾试液,即生成淡黄白色沉淀;另一管加碘化铋钾试液,即生成棕红色沉淀。
2.取本品横断面,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黄白色或金黄色荧光。
商品规格 1.大秦艽
一等:干货。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有纵向皱纹,主根粗大似鸡腿、萝卜、牛尾状。表面灰黄色或棕色。质坚 而脆。断面棕红色或棕黄色,中心土黄色。气特殊,味苦涩。芦下直径1.2cm以上。无芦头、须根、杂质、虫 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芦下直径1.2cm以下,最小不低于0.6cm。
2.麻花艽
统货:干货。常由数个小根聚集交错缠绕呈发辫状或麻花状。全体有显著的向左扭曲的纵皱纹。表面棕 褐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裂隙,显网状纹,体轻而疏松。断面常有腐朽的空心。气特殊,味苦涩。大小不分,但 芦下直径不小于0.3cm。无芦头、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3.秦艽
一等:干货。呈圆锥形或圆柱形,常有数个分枝纠合在一起,扭曲。有纵向皱纹。表面黄色或黄白色。体 轻,质疏松。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气特殊,味苦。条长20cm以上,芦下直径1cm以上。无残茎、杂质、虫 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长短大小不分,但芦下最小直径不低于0.3cm。无残茎、屑渣;无杂质、虫蛀、霉变。
饮片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能功用 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日 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内服:3~9g,水煎服。
附注 1.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积雪草

.积雪草   212.积雪草 : 药物名实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的干燥全草。此草药性寒凉如积雪,故 名积雪草。
本草品种考证 积雪草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云:“此草叶圆如钱大。茎细劲,蔓延。 生溪涧侧。捣傅热肿、丹毒。”《本草图经》曰:“今处处有之。叶圆如钱大。茎细而劲,蔓延。生溪涧之侧。 ……俗间或云圆叶似薄荷,江东、吴越、丹阳郡极多。彼人常充生菜食之。”《本草衍义》曰:“积雪草,今南方多 有,生阴湿地,不必荆楚。形如水荇而小,面亦光洁,微尖为异。”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应为伞形科植物积雪 草Centella asiatica(L.)Urb.及其近缘种类植物。其中“常充生菜食之”者,与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 Urb.相符。
《植物名实图考》载:“今江西、湖南阴湿地极多,叶圆如五铢钱,引蔓铺地。”据以上所述,结合其所附积雪 草左下图考证,与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多年生草本,茎匍匐,细长,节上生根。叶互生;叶片膜质至草质,圆形、肾形或马蹄形,长 1.8~2.8cm,宽1.5~5cm,基部阔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无毛或背面脉上疏被柔毛;掌状脉5~7,两面隆 起;叶柄长1.5~27cm,基部叶鞘透明,膜质。伞形花序梗2~4个,聚生于叶腋,长2~15mm;苞片通常2,很 少3,卵形,膜质,长3~4mm,宽2.1~3mm;每一伞形花序有花3~4朵,聚集成头状,花无柄或有长1mm的 短柄;萼齿不显;花瓣5,卵形,在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紫红色或乳白色,膜质,长1.2~1.5mm,宽1.1~1. 2mm;雄蕊5,花丝短于花瓣,与花柱等长;子房下位,花柱2。分生果圆球形,两侧扁压,基部心形至平截形,长 2.1~3mm,宽2.2~3.6mm,每侧有纵棱数条,棱间有明显的小横脉,网状。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图212)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的草地或水沟边。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 西、台湾、云南、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长2~4cm,直径1~1.5mm,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 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 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直径1~4cm,灰 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长3~6cm,扭曲。伞形花序腋生, 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 短。气微,味淡。
药材显微鉴定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均呈多边形,但 下表皮细胞排列略不规则,分布较多的气孔。气孔大多呈不 定式。

.禹余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秦皮.禹余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细胞   余粮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行情趋势”,查年更多中药材价格、行情分析、后市预测、药材功效、偏方、收购信息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821528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