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种紫菀面积较大的有:河北安国、安平、博野、定州、清菀、里县;安徽亳州一带;山东的曲府、泗水;江苏的丰县、沛县、射阳、滨海;河南商丘;湖北部分地区亦有少量种植。现代质量认定,祁紫菀(既河北安国一带)为佳品,质地优良,含量稳定。产量可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安国亦为全国最大的货源集散地。
紫菀产新一般在秋末冬初和来年春季,栽种时间在阳历三月前后。亩用苗20千克,不含泥土苗子15千克即可。受紫菀价格上涨刺激,2011年药农多扩大栽种面积,以致产新后价格逐步跌落,2012年春季紫菀新货大量上市之际,亳州产区统货价格价格8-9元左右。进入销售淡季6-7月紫菀价格进一步下滑至7元上下,低价一直持续到2013年产新前8月。
紫菀一般亩产干货300千克,高者亩产可达400千克。按照2014-2015年药农卖价12元计算,亩收入3500-4000元,仍比种植粮食作物高,按理说药农种植积极性应该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一是紫菀在两年低价期间,种植面积大幅减少,2014年紫菀涨价想种植的因种苗限制难以如愿,2014-2015年紫菀实际产量并不大,2016年价格涨至16-18元。2017年春紫菀价格进一步上涨至20元左右,紫菀价格的上涨再次刺激药农种植积极性,不过,由于紫菀库存少,支撑价格没有出现大幅回落,2017年产新后价格在18-20元上下波动,此价持续运行到2018年上半年。
虽然2017-2018年紫菀价格没有上升到2010年高价,但是,种植户普遍卖价16元左右,亩收入5000元以上,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2018-2019年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2018年产新后价格从19元逐渐跌落至14-15元,2019年1-8月紫菀价格始终徘徊在14元上下,加上近两年亳州产区生长期间干旱少雨,单产下降,实际扩种面积不大,2019年产新后价格小幅回升至18元左右。
紫菀具有祛痰,抗菌和抗病毒等。实验表明,水煎剂有祛痰作用而无镇静及平喘作用;苯及甲醇提取物也有祛痰作用;紫菀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对抗致病性真菌的作用;水煎剂在鸡胚囊中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年需求量约2000吨。
亳州紫菀春季产新已经结束,多数货源也都已加工完毕等待出售。随着天气的好转,十九里集市上货量开始增多,行情继续呈下滑态势运行,目前外地炕货16.5元,本地炕货15.5元,晒货14.5元。
扩种导致产量增加
为何将紫菀价格分为外地货和本地货,除了从质量上有个区分外,更多的还是反映出亳州市场的紫菀供应,主要依靠外地货源来支撑的这一现实情况。
据收购紫菀的加工户反映,今年无论本地还是外地的紫菀货源都不少。紫菀因为只适宜在砂质土壤种植,往往种植区域受限。亳州的传统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十九里镇以南的马寨村附近,但是受多年重茬种植的影响,产量和质量都大不如以前。这两年行情比较好,开始沿着涡河两岸,一直延伸到沙土镇进行种植。外地种植的区域就比较广且分散,听到最多的是河南、山东、山西、内蒙、甘肃、东北。包括河北听说包地种植的面积也不少。总之,今年的紫菀可供货源开始增多,后期行情恐怕难以乐观。
紫菀种植效益
紫菀从2015年开始,行情多数时间都是在15-20元之间波动起伏。这种行情波动对于紫菀来说,仍是一个相对偏高的行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种植户收益多多。
以亳州为例,对于生长周期只有一年的紫菀来说,每亩的收益可以达到五六千元以上,这是什么概念。再看看白芍和牡丹皮种植五年才卖一二千元,这是严重的不对等啊。
但是,紫菀的种植需要一定技术水平,从栽种到加工,对于亳州种植户来说没有什么问题。而对于外地的种植户来说,却很难做到高产、高收益。外地的种植户往往只负责种植,多数利润却被种苗商和加工户层层瓜分,真正到种植户手里的收益并不高。所以,这些年外地发展种植的紫菀并没有形成稳定的产区,多数都是发展种植一年,再换另一个地方的“游击”式种植。
这是紫菀为何一直保持相对较高价位运行的原因之一。简单的说,紫菀是一个价值被高估,短期内却又无法被打破的品种。
2021年紫菀走势预测
紫菀作为亳州地产品种,这几年和其他“兄弟”品种一直格格不入。当大家集体掉价的时候,唯独紫菀一枝独秀。而今年当大家纷纷涨价的时候,紫菀行情却开始摇摇欲坠。虽然这种掉价的幅度和速度还比较小、比较慢,到目前为止紫菀还没有出现轰然倒塌的行情。但是这些年紫菀一直保持不俗的成绩,也为紫菀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久利之事勿为”,没有不破的行情,紫菀掉价真不容易。